“敢”在岳塘|岳塘区:聚焦人居环境整治 打造和美乡村新样板
2023-06-07 14:43:0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岳塘新闻网 | 编辑:陶妞 | 作者:唐思雯         

岳塘区昭山镇七星村

岳塘区荷塘街道民宿项目

岳塘新闻网6月7日讯(记者:唐思雯)古朴典雅的民居庭院,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,主题鲜明的景观式广场……走进岳塘区昭山镇七星村,映入眼帘的一幕幕场景让人耳目一新。岳塘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长期性、常态化工程,建立长效清洁管护机制,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,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。

创新机制 在“村民自治”上下功夫

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事关村民切实利益的系统工程,依靠村民、发动村民尤为重要。“美丽屋场建设只有调动村民积极参与进来,才能持续。”岳塘区昭山镇红旗村党总支书记、村主任邱洋说,红旗村菱角组有17户人家,村上决定对环境卫生整治到位的每户村民奖励100元,以调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。一个月后,17户村民的房前屋后变得干净整洁,红旗村用1700元奖金引导村民建成了菱角塘美丽屋场。把环境卫生整治考核与生活补助发放挂钩“试水”后,大大增强了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自觉性。

除此之外,红旗村还制定出一套《农户百分制管理办法》,即“红十条”。“‘红十条’是10条具体规定,做得好的加分,做得不好则要扣分。”邱洋说,“红十条”不但运用到移风易俗、文明创建上,在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村里各项重点工作也得到广泛运用。现在红旗村乡风文明、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,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达到130万元。这个“小民约”的诞生,给地处长株潭“绿心”的红旗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。

岳塘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,村规民约等制度确保了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。目前,岳塘区的红旗村、七星村和荷塘村都通过村规民约进行积分制管理,通过奖励机制激发村民内生动力,大家都以“主人翁”的姿态参与到了乡村治理中来。

创新模式 在“农村改厕”上下功夫

小厕所连着大民生,“改厕”也能改出新生活。岳塘区按照“改一户、成一座、净一方”的原则,把农村改厕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统筹推进。

岳塘区在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荷塘村推广“3+1”改厕技术新模式,在农户家里建成“三格式化粪池+人工小微湿地”户级污水处理模式,让农家小院有了湿地景观,又在沈家湾片区改(新)建四格式化粪池30户,一改往日蝇虫乱飞、臭味扑鼻的如厕环境。

为健全农村户厕后续长效管护机制,岳塘区在全市首创落地乡村公厕保险,投入136140元购买了“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及材料治理缺陷责任保险”,为已改厕户缸体及施工质量提供足够的保障。

“岳塘区近三年来新(改)建户厕5008户,购买户厕保险4538户,建立片区责任包干制,由镇(街)、村不定期排查,发现问题及时修缮,并建立台账。”岳塘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,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,村民讲文明、树新风、除陋习意识不断增强。

加快产业发展 在“美丽经济”上下功夫

七星村是地处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地带的一个小山村,近年来,全村牢牢抓住“乡村旅游”这个“牛鼻子”,打造“以农耕文化为魂、以美丽田园为韵、以生态农业为基、以创新创造为径、以古朴村落为形”的美丽乡村,引导产业发展,完善旅游设施,七星村逐步成为了全省重点旅游村。目前,七星村已发展农家乐30余家、民宿5家,并积极开发蜂蜜、茶油、土鸡蛋、腊肉腊鱼等特色农产品,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.8万元,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收益。

荷塘村则利用紧靠国家4A级景区盘龙大观园的地理优势,搭乘“顺风车”,吃上了“旅游饭”。全村将现有资源、闲置资源、待开发资源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,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将翰林路和荷青路提质,串联起“学士井”、美丽屋场以及苗木基地、采摘基地,形成具有荷塘特色的旅游环线。同时,以村集体流转的房屋、土地等资源和部分配套基础设施的使用权入股,将民宿项目整体打包给专业公司,打造乡村庭院,整个民俗项目计划改造25栋闲置民宅,其中,第1栋依山傍水的乡村庭院已建成,吸引游客纷至沓来。

当前,正是桃子、枇杷上市时节,荷塘村水果采摘园种有11种优质水果,去年为村集体创造超20万元的经营性收益。荷塘村以引进专业团队为路径,带动村民积极参与,激发发展内生动力。2022年,荷塘村集体经济收入超60万元,预计2023年有望突破100万元。

岳塘区合理利用资源,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产业发展、乡风文明建设、乡村治理相结合,使村容村貌靓起来,乡村产业兴起来,乡村振兴的势头旺起来,也让村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责编:陶妞

来源:岳塘新闻网

岳塘要闻
视频精选
精选推荐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